为啥放弃触控板? 微星S20滑盖超极本评测

2013-05-08 00:15 出处:PConline原创 作者:singer 责任编辑:hejie
1像U920t 但它却绝对有个性 回顶部

   【PConline 单机评测】多种形态的超极本产品已经不稀奇了,当初这些产品出现的时候,有些让人惊叹,有些让人感觉难以理解。因为新的形态诞生,没有可以参考的模具,完全重新设计与开模导致价格奇高,比如东芝的U920T,这种滑盖超极本售价就高达9000多元,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,高昂的价格使得消费者尝鲜的意愿大大下降。不过去年也有一款类似的超极本在展会上出现,据说曾经给东芝U920T做过代工的微星也制造了一款很相似的产品,而且他还大胆的做了一些改进,比如:去除了触控板!

s20
msi微星 S20 0M-016CN  图片  系列  评测  论坛  报价

  去掉触控板其实不算什么新鲜事,早先的ThinkPad部分笔记本也没有触控板,不过倒也有一个指点杆(小红帽)可以操作。而这款来自微星的S20却完全放弃了触控板和指点杆,完全依赖于触控屏幕来进行操作,这样的改变是否太过大胆了?或许是设计者觉得Win8的触控还是很靠谱吧,话不多说,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款S20有什么特别之处。

 

相关阅读

“合体”是种趋势! 东芝U920T变形本评测
//ultrabook.pconline.com.cn/review/1210/3043157.html

 

微星S20硬件配置
处理器Intel Core i5-3337u  主频1.80GHz 睿频2.7GHz
内存8GB DDR3 1600MHz
显卡Intel HD 4000
显示器11.6英寸IPS触控屏 1920×1080分辨率(10点触控)
硬盘128GB SSD
电池3900mAh锂聚合物电池
重量整机重量1.19kg旅行重量1.38kg
预装系统Windows 8
参考售价7999元

像U920t 但它却绝对有个性 

微星S20

微星S20

  微星S20机身设计与东芝U920T非常相似,粗略一看就是一款比较大的平板电脑,在推开屏幕之后就能看到超极本的真身。

微星S20

微星S20

  它的整个机身采用了烤漆工艺,因为纯白色的属于浅色系,所以即便长时间用手摩挲,也很难看见指纹残留。这款产品其实也算比较用心之作,机身边角做得相当的细腻润滑,相比东芝的U920t,它在很多细节上更为精致,另外也可能是风格原因,大量的采用亮面烤漆使得看上去塑料感比较重。

微星S20

微星S20

  将机身拉起来就会变身成小型的笔记本样式,还是比较美观的。不知道是否故意为之,微星的屏幕与键盘的衔接处比较接近底座的中间点,相对而言就会压缩掉一部分键盘的空间,当然键盘面积是不可以妥协的,所以只能缩小或者去掉触控板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微星S20是一款11.6寸的机器,要比U920t小一圈,机身尺寸也小一圈。去掉触控板来实现这个位置的转轴屏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
微星S20

  它采用11.6英寸1920x1080分辨率IPS显示屏,屏幕具备良好的色彩还原能力,屏幕的可视角度,通透感要比普通的TN屏幕好很多,另外这块屏幕支持十点触控,划拉的感觉还行。

微星S20

  既然说到变形的功能,自然需要了解一下它的重量,太重的平板大家也把持不住。微星S20机身重量1.16kg,其实跟11.6寸的Air差不多重,拿在手里还是比较轻巧的,不过如果作为平板来说还是重了一些,这也是为什么它还是算超极本,而非X86平板的原因吧!另外它的厚度为19.8mm,拿着的时候感觉还是稍微厚一点,相对于已经朝着15mm以下发展的顶级超极本来说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 

WIN8

 

   

2正面细节与背部轨道设计回顶部

正面细节与背部轨道设计

微星S20

微星S20

  微星S20正面的触控屏左下角有Intel超极本的认证贴纸,可见还是属于超极本的行列。屏幕的中心位置下方是MSI的产品标识,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最为熟悉的Win8键被设计在Logo旁边,而且做得非常的小,也就一个食指的指甲盖大小。Win8系统中这个按键的使用频率其实很高,这样设计是有些不合理的。

微星S20

  如果你看过这款机器的参数肯定会发现机身材质写着,镁铝合金,他也的确用了一些镁铝合金,不过全合金的背部不太显眼罢了。背部之所以用合金是为了给屏幕保证足够坚固性,这种滑盖式的屏幕背部采用金属,其实早在滑盖手机盛行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很多了。

微星S20

  微星S20背部有一大片的散热窗,包括上方的吸风栅栏和尾部的出风口,这款机器做了大面积的散热设计就是为了保障良好的散热,详细的散热状况我们会在后面给大家介绍。

微星S20

微星S20

  它的背部采用了一个翻转式的塑料衔接,然后可以通过滑轨进行屏幕的滑动,为了保持两侧滑轨形态的稳定,还在中间用来一根金属连接起来。这个衔接转轴的阻尼稍微有点大,翻起的时候需要多使一点劲。滑动时稍微有些紧,不过话说要是太过流畅的话,屏幕也不太好保持角度的稳定。

微星S20

3无触控板的键盘面与丰富接口回顶部

■ 无触控板的键盘面与丰富接口

微星S20

  因为没有触控板,所以键盘似乎变小了,但其实键帽的面积并没有缩小,它和普通笔记本的巧克力键盘面积基本相同,打字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的区别。需要说一下的是键帽的键程略短,回力并不强,键盘整体手感一般。笔者在试用的时候倒也没有感觉到没有触控板对操作的影响,微星这种设计其实就让消费者只能去依赖屏幕,在没有鼠标的情况下,屏幕的利用率就大大增加。对于习惯了Win8的消费者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
微星S20

微星S20

  微星S20的接口主要集中在机身的右侧,标准33.5mm耳机接口、一个HDMI视频输出接口、两个USB 3.0接口,另外还有一个电源按钮。微星S20滑盖超极本虽然身材小巧,却配备了齐全的接口。

微星S20
机身左侧仅有一个RJ45网口

微星S20

  机身左侧为一个千兆以太网插口。机身背面有音量控制按钮及屏幕自动旋转锁开关以及一个SD卡读卡器,在做得很轻薄的情况下,配备RJ45通用网口,也算比较厚道的了,毕竟很多地方都没有Wifi网络,这个接口的适用环境更为广泛。 

微星S20

 微星S20的音箱部分在机身底部,两个发声单元做得并不左右对称,声音的音量倒是不用担心。

4散热很震撼 续航与简单测试回顶部

■散热很震撼 3900mAh续航并不差 

  我们使用Furmark拷机软件对所有产品进行测试,Furmark会将整机的两大发热部件CPU与显卡全运转起来,运行30分钟后温度会上到一个极限的高度,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每台机子在运行时的散热情况,我们还使用了FLUKE红外热成像仪,分别观察各个位置的温度升温情况。(温度跨幅18°C-50°C:低于温度下限会显示黑色;超过温度上限会显示白色)。

微星S20测试
键盘面测试

微星S20测试
机身背部检测

微星S20测试
出风口

  微星S20在极限散热的测试中表现的非常出色,在100%高负荷30分钟后,键盘面的温度显得非常均匀,大部分温度都低于人体温37°C。而且键盘上基本没有达到30°C,要知道这是极限的散热测试,有很多机器哪怕正常运行都会超过35°C。如此表现,不得不让人赞叹。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,与我刚刚说到的大面积散热栅栏息息相关,整个机身的大部分的热量都集中到了尾部散热窗附近。

s20
内部温度检测

微星S20测试
PowerMark

  根据官方的说法它采用了3900毫安时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,电池的规格并不是很抢眼。不过随后的表现倒是还不错,运行电量区间100%-23%,测试续航为232分钟,约4小时。PowerMark给出的完全耗光电池预测续航为4小时25分钟,这一次PowerMark预测有些太过保守了,在测试完成后笔者将剩余电量耗完用时大约1小时10分钟,也就是说它的续航时间应该在5小时左右。

性能测试

 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微星S20是一款卖设计理念的产品,硬件上的亮点倒是不多。这一款采用了intel core i5处理器,搭配8GB DDR31600内存,128GB SSD固态硬盘,预装Win8系统。另外它具备WiFi b/g/n, WIDI(无线视讯传输)以及 蓝牙4.0功能。整体性能上中规中矩,足以满足日常旅行或者办公使用。

S20

  Intel Core i5-3337U是主频为1.8GHz的双核四线程处理器,采用了IVB构架核心,拥有3MB三级缓存,集成了HD4000核心显卡,图形性能与NVIDIA GF 610M基本相同。

S20

  CineBench R11.5是一款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,11.5版本CINEBENCH测试软件仍由CPU性能测试以及GPU性能测试两部分组成。其中GPU性能测试部分基于OpenGL,演示的是一场实时绘制的警车追逐画面,测试成绩以FPS平均帧数值来表示,数值越高越好。

S20

  微星S20采用了一块来自Sandisk的U100固态硬盘,在读写测试中表现良好,最大的读取速度423MB/s,最大写入速度为261MB/s。固态硬盘能提供较高的开机速度与程序响应速度,但是仅仅128GB的容量还是比较局促,建议另外购买一个大容量的机械硬盘用来保存视频等大文件。

PConline 评测室总结

  总体来说微星S20具备了良好的做工与极为优秀的散热,这种滑盖形态的超极本虽然不是第一家,却是做得比较有诚意的一家,因为它的IPS材质1080P屏幕要比东芝的U920t强出一大截,而且价格也便宜了不少。

  这款产品其实也比较有争议,比如对触控屏幕的强烈信任,以至于大胆的去除了触控板,还有就是机身的厚度与重量其实还有不少提升的余地,如果能再薄一些,再轻一些,能够进到1kg以内,那么它绝对会获得大量消费者的追捧。